天山云海综合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淘宝充值
搜索
查看: 1458|回复: 0

碎片的重组

[复制链接]
tianshanyunhai 发表于 2006-4-12 14: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命运、自由、爱情。一个精英导演要借助商业力量来传达其宏大的叙事主题,于是便有了《无极》。陈凯歌要极力维护其庙堂地位。


  解构、戏谑、恶搞。一个数码青年在自我世界里自娱自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应运而生。胡戈在不自觉中演绎了新式的广场文化。


  引用道家的“无极”作为片名,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剧本构架置于会意层次,而非达意。这种先决性的设置注定了《无极》会遭遇《英雄》一样的评价——“看不懂”。但它比后者更不幸,在众多的批评中,意外地被一个松软的“馒头”击中了。


  风格诡异、态度张扬、色彩斑驳、场景奇特,《无极》在形式上受到张艺谋“唯美主义”的影响,但陈凯歌一贯看重的仍是透过影片传达其先锋理念。影片综合了古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歌剧化的假定性,神话化的风格;剧中有象征爱恨情愁的人物符号,关于人生人性的台词哲理,宿命的情节,无不透出陈凯歌力求宏大的叙事倾向和挥之不去的理性思考。他要向观众传达出对命运的觉醒和反叛,启示人们挑战命运的操纵与局限,追求爱与幸福的人生。


  可影片有一个致命的硬伤,陈凯歌忽略了其创作上的矛盾,也就是在借助带有一定媚俗色彩的商业运作模式的同时,所传达的思想理念却是居高临下的,二者并没有达到一致。按通俗的评论说,中国导演在驾驭商业大片的功力上还不成熟。陈凯歌太想讲好这个故事了,他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先锋角色。而背负太多的使命感的他并没有讲好这个故事。他的艺术旨趣有些执拗,他像一个象牙塔里的理想主义者,而不肯将自己放到三教九流中去体验艺术的真谛。


  粉艳香远的海棠花,绿油油的大草园,纯洁无暇的雪国,日月同辉的奇观,一幅幅瑰丽奇崛的画面因缺乏有机的叙述联系而成为漂泊不定的碎片。没有一定的时空景深,没有丰富的人物镜像,宿命的主题变得浅薄,碎片使其理性思辩变成了单薄无力的说教。陈凯歌说《无极》从根本上讲是荒诞剧,用非现实和超现实的方法折射现实。但他没有意识到,寓言性的作品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步伐。寓言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很难适应现代人的思维习惯。选择商业片的形式,《无极》的文本有些失当。它既没有完成精英思想的隐喻式转述,也没有让观众寻求到世俗情感的共鸣。


  碎片需要重组,需要一种新的演绎方式,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充当了这个角色。作品以《无极》的部分画面及人物名字作为素材,展开反讽性戏仿。碎片被重新拼贴之后,出现了全新的叙事结构——它以当代“圆环套圆环娱乐城”的血案为母题,借助法制节目的形式,批评、颠覆了《无极》的语义。


  在这个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戏仿成了大众文化的代表,它以网络为传播载体,迅速得到了人们的喜爱,胡戈在不自觉中俨然成了大众文化的英雄。因此,对《无极》的失望到《馒头》的出现,直至双方发生法律纠纷,这个过程的背后是人们对精英文化去精英化的过程,最终使得保持强势姿态的精英们在文化层面上被大众拉下了神坛。


  大众也只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符号,大众的审美趋向是所生活时代的反映。1995年出品的《大话西游》到了世纪之交才风靡一时,虽然人们对于一种新的话语方式有一个适应期,但它更是高速生活节奏呼唤的产物,《大话西游》只是大众新的文化样式的一个代表。借助商业片之名去教化大众的《无极》被一个“馒头”击碎了光环,背后反映了新时期两种文化阵营的冲突。正如评论家朱大可所言:在精英导演与数码青年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语法障碍”,他们甚至无法展开最原始的对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天山云海

GMT+8, 2024-5-14 19:46 , Processed in 0.011027 second(s), 6 queries ,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