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云海综合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淘宝充值
搜索
查看: 725|回复: 0

WIFI遭遇中国式潜规则

[复制链接]
tianshanyunhai 发表于 2008-12-5 16: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思睿
WIFI成为国际标准很多年了,WAPI成为国家标准也已经很多年了,只是WIFI先一步成为了国际标准,WAPI应该说在外人的基础上有了进步,这就是很多学者或者专家都认为的WAPI的优势足以能使其成为我们国家甚至国际通行的标准,那么wapi与wifi相比为什么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看看专家们的说法:
第一、wapi保密效果更好。这非常符合中国人深藏不露的行为习惯。每个人都希望有一点点的小秘密,生怕wifi这个舶来品会盗取走自己的机密,而国家也就顺水推舟,从国家安全甚至是保护公民利益角度出发,强推了wapi,而限制wifi。我就不知道外国人为什么都不怕秘密被泄露呢?
第二、运营商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许会冲击传统语音业务。这一点更加符合行业规则。毕竟现在的传统语音业务占到了运营商们六成以上的收入。如果接入互联网的ip电话真的是免费的午餐的话,那么传统收入的下滑会让大部分的运营商员工失业,说大了,会影响社会和谐。
第三、WIFI手机或因频率受限,已偏离主流技术。符合中国国情。我们要不就不用,要用就用最好的技术,而我们自己人研究出来的wapi就是保密性非常强的先进技术,绝对媲美TD。虽然我们在市场上看到很多的国外淘汰的汽车技术被我们用于自己的汽车产品上,虽然我们看到了汇源都要被可口可乐收购,仍要大喊保护民族工业,虽然我们现在仍有数千万使用落后技术的小灵通用户,但主流就是主流,虽然你有市场,但你仍然不是主流。所以自己认为是先进的wapi技术很可能会成为主流,不过是主动流产。
第四、工信部相关人士认为是“敏感话题”。说白了,所谓的敏感就是因为wapi与wifi的冲突问题(上网一搜一堆)。光谈判都不知道谈了多少轮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的妥协,电脑可以wifi,手机不能wifi。更敏感的是会造成运营商收入的流失,甚至影响国家税收。这可是大事,非常敏感。
第五、侯自强老师的观点很鲜明,应以市场需求为主,尽早开放。这是站在很纯粹的角度上看的,所以相信侯老师一定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不做过多的解释。
肯定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观点出来碰撞,但wifi遭遇中国式潜规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错就错在你wifi研究之前为什么没有争取中国政府的意见呢,不知道中国人喜欢秘密么?但现在也不晚,看看wifi遭受了哪些潜规则后亡羊补牢,也许无线城市还有你一席之地。
第一、wifi遭遇了标准潜规则。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光移动用户就又6亿以上,这足以令中国挟用户以令ISO。全球最大的移动用户市场就需要你国外的厂商听我的话,办我的事。但事实是,中国在数次的谈判中确实是以wapi标准无限期延长作为结局的。
第二、wifi遭遇了通信行业潜规则。现在中国的通信行业利润率奇高是有目共睹的(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而贡献这部分利润的大部分来自语音收入,企业是国家的,当然要听党的话,跟着党走。你拿走了语音,就是伤害了国家。
第三、wifi遭遇了技术创新潜规则。虽然我们有很多的山寨手机是从你们的先进的设计研发上模仿来的,但我们也有创新啊,我们把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功能整合到一部手机上了啊,所以说你wifi一定要整合,最好整合成wifi+wapi,简称为wfpi,中文意思就是,“我放屁”。既然你都成为不了主流,还不就是放放屁完事么?
第四、wifi遭遇了消费习惯潜规则。中国人喜欢保密,什么都要保密,俗话说:喝茶,勿谈国事。你说你一点都不加密接入互联网,不让我们国家的先进技术都泄露出去了?我们那些个山寨,那些个汽车,那些个金融,那些个......,无数个,没法列举,反正哪哪都得保密。但我就不明白,国外都使用了那么多年的wifi了,我们国家的技术进步咋都是自己创造的?难道山寨们使用wifi盗取了诺基亚的秘密,然后吃了苹果?
所以秘密不秘密的,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方便不方便的,恐怕运营商们更清楚,标准不标准的,只有工信部最敏感。只要从市场角度出发,相信用户会对wifi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如果真的很不保密,很不方便,很不标准,相信没有那么多的行货手机用户愤愤不平了。
从写博客开始就对主流这个词语非常的反感,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种主流的下意识来解释社会现象,会让主流变成越来越多的主动流产的。所以说潜规则在中国是无处不在的,堵而不疏的后果就是主动流产,比“放放屁”更加被人耻笑。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天山云海

GMT+8, 2025-1-22 23:42 , Processed in 0.031256 second(s), 6 queries ,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