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云海综合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淘宝充值
搜索
查看: 3474|回复: 5

中科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

[复制链接]
tianshanyunhai 发表于 2005-9-18 10: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7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联通公司、中广赛博三方共同启动的主题为“科考世界风 探秘中国结??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举行,我国科学家将对可可西里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科学探秘活动。中国联通公司秉承对我国科学事业的一贯关注,以首席合作伙伴和“独家通信支持单位”的身份,为本次科考行动提供了金额高达2000万元的各种通讯设备和通讯资源,进行全程全方位的通信支持。

  这次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大型科考活动将持续三年(每年至少进行为期40天的考察)。这是人类首次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的大规模科考探秘活动。第一阶段科考活动为期40天,于2005年9月中旬正式开始,10月下旬结束。

  据了解,来自中科院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约20位资深院士、专家、学者将参与到本次科考活动中,由中科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人大常委孙鸿烈亲自挂帅担任科考项目主任。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林博士担任队长兼首席科学家,同行的科学家还包括刘小汉、孔屏、边千韬、罗天祥、朱立平、刘晶、田立德、杨天水、陆诗阔、张清海、张春光、来庆州、蔡福龙、黄费新、郑晓光等人,他们将分别在地质岩石、地质构造、宇宙同位素、地质矿产、植物、湖泊、冰川、古地磁、沉积古生物、动物、裂变径迹、火山岩等12个学科和领域对可可西里展开全方位的科学考察,预计将在上述众多领域中揭示很多鲜为人知的自然之谜和科学之谜。同时,此项活动也是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可可西里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5300米,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高寒缺氧,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是世界第三大和中国境内最大的一片无人区,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土地,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本次科考探秘行动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横穿可可西里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科考面临巨大艰难与危险,其潜在的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对于通信保障的质量和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

  中国联通是我国主要电信营运企业通信运营商,据悉,作为本次科考活动的首席合作伙伴和“独家通信支持单位”,中国联通为可可西里科考活动提供的总价值2000万元以上的随队通信设备与技术人员服务包括:整体通信设备提供,CDMA网络BTS高原越野基站车一辆、高原卫星应急通信车一辆、卫星空间转发器 以及随车司机和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与服务。

  目前,在广袤的唐古拉山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东南边缘的纳赤台、沱沱河等区域内,中国联通CDMA网络已经实现了全线覆盖,能满足科考队进入无人区前沿腹地的通信需求。在人迹罕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由中国联通CDMA网络BTS高原越野基站车、高原卫星应急通信车、卫星空间转发器等设备组成的全套通信系统也能满足科考行进过程中的无线通信需求。这是我国科考历史上将科学探索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一次创举。科考队员将首次享受到可可西里无人区手机信号的全程覆盖,通过卫星车实现的电视画面实时回传,让广大电视观众及时地领略可可西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并及时了解科考活动的进展情况。

  中国联通能够承担起可可西里科考项目的通信保障工作,与其CDMA网络建设情况、CDMA网络覆盖特点及其CDMA1X广阔的技术应用前景密切相关。经过CDMA网络建设三期工程结束后,中国联通已经全网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县城(西藏个别县城除外)、高速公路及主要交通干道、省级以上旅游景点、近海海域、发达乡镇及农村地区。与此同时,基于CDMA的大功率基站优势体现的超远程覆盖也成为该网络的另一特色,其超远程覆盖能到达广阔的草原和平原地区以及较为开阔的区域,有效覆盖距离达一百公里。这次,每位科考队员都配备了CDMA1X手机,借助联通CDMA1X的高速传输优势,科考队员能够将各种重要信息和科考成果及时传输,同时,中国联通旗下“联通无限”及其它SP增值业务平台还可进行科考专家与用户的在线直播、交流。

  中国科学院权威人士表示,中国联通公司为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程通信支持,不但充分展现了国有大型通信企业强大的技术实力,更体现了中国联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关注与支持。可可西里地区地质地貌形态、资源蕴藏、生态保护等重大科学价值,将被一一揭去神秘的面纱,此次联通的全力参与,将为世界自然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进展做出巨大贡献。

  为保障此次科考通讯的顺利进行,中国联通公司还特别组建了跨部门的项目领导小组。曾于2003年5月21日以中国业余登山队员身份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总经理助理陈骏池,也将以本次科考副队长的身份全力参与,陈骏池拥有丰富的极限运动经验,同时也是精通通信技术的专家级工程师,他的加入一定会为此次科考行动助力增辉。

  据了解,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技频道等媒体组成的专业报道组将进行全程跟踪报道,随时记录和反馈科考队员的科考和生活情况。同时,为更好的促进整个项目的顺利执行,中国科学院青藏研究所及其战略合作伙伴北京中广赛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在后勤保障、物资装备、商业开发等方面为科考队和科考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续:
  中国宁波网消息 “科考世界风探秘中国结???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将于本月中旬正式开始。昨天上午9点,在我市组装而成的考察活动通信保障车发车,到达西藏拉萨后与考察队伍会合,为考察活动全程提供通信支持。

  “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是人类首次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的大规模科考探秘活动,将持续三年(每年至少进行为期40天的考察)。第一阶段科考活动为期40天,于本月中旬正式开始,10月下旬结束。

  可可西里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其潜在的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对于通信保障的质量和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为了保障通信,中国联通为本次通信保障专门组装的两辆通信保障车组装完成。昨天上午,通信保障车从我市出发后,途经浙江、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市,抵达西藏拉萨后与科考队员会合,后者将从北京出发。

  记者了解到,通过通信保障车,科考队员将首次享受到可可西里无人区手机信号的全程覆盖,并通过卫星车实现的电视画面实时回传,让广大电视观众及时领略可可西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并及时了解科考活动的进展情况。

附:联通通信车在路上[组图]

岗巴拉山口4800米测试

岗巴拉山口4800米通信测试成

在路上1

在路上2

在路上3
又讯:中国联通可可西里科考活动通信车四方面准备就绪
9月4日清晨,宁波,两辆应急通信车迎着朝阳启程----将途经杭州、郑州、西安、兰州、西宁等地,预计于10日到达拉萨。这两辆车是中国联通为中科院可可西里地区科考活动所提供通信保障的CDMA网络BTS高原越野基站车和高原卫星应急通信车,它们将随同科考队深入可可西里,为科学考察提供全程通信保障。

    据了解,这次科考活动将持续三年,是人类首次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的大规模科考探秘活动。第一阶段科考活动为期40天,于2005年9月20日正式开始,10月下旬结束。中国联通公司以首席合作伙伴和“独家通信支持单位”的身份,为本次科考行动提供了各种通讯设备和通讯资源,主要设备资源包括:CDMA网络BTS高原越野基站车一辆、高原卫星应急通信车一辆以及卫星空间转发器,其中卫星转发器在北京,CDMA基站车和卫星车将随科考队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在无人区,通过卫星传输,CDMA 1X基站车将实现范围达近百公里的覆盖,科考队员们将能够享受到同置身大都市一样的CDMA 1X语音和数据服务。

  可可西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对于通信保障的质量和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能够承担提供这样的通信保障,可充分验证中国联通非同寻常的实力。几个月来,中国联通精心筹备,已经做好了一切有关设备和人员的准备。

  车辆

  为了适应可可西里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两辆车通信车分别经过了定做和改造。为应对可可西里崎岖的道路,把原来应急通信车的轮胎换成泥地胎;拆除裙边,进行设备线路改造;CDMA通信车过去的桅杆自重1吨多,如果出现漏气漏液无法手动升上去,此次车辆改造成电动桅杆,并且做到了手动、电动兼容,在不能供电情况下,可以手动升起;考虑到高原上的功率消耗大约只有平原的60%,将柴油发电机从过去的15千瓦换成20千瓦;原来车辆只有车头有牵引,但考虑到在无人区,可能援车无法到达车前,所以在车辆后部增加了牵引系统……为了保障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车辆将进行三次大的调试,出厂后,在浙江进行了四天的调试,到达拉萨后将进行第二次调试,随队出发后还将在双湖地区进行第三次对调,保证万无一失。

  传输

  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是通过卫星实现传输,因此卫星方面的保障格外重要。为了保证不因人为调度而出现通信中断,北京的卫星车载系统将一直处在发射状态,随时等待高原卫星车的连接。此外,两辆车还各备了一套海事卫星陆地站,作为备份通信保障手段。同时,为了保障较大通信故障的排除,卫星车上利用卫星建立链路,抽出一个时隙进行连接,安装了内部通勤电话,在遇到故障时可通过内线电话这种经济可靠的方式进行长时间沟通。

  人员

  在人员上中国联通也做好了充分准备。为了配合整个科考,包括副领队陈骏池(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总经理助理)、技术人员和司机在内,目前共有14名人员做好了准备,一半以上选自联通青海、西藏分公司,到达拉萨后将经过适应和体检组建第一梯队。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是能够承担AB角,即CDMA通信车和卫星车的技术都要懂。为此,技术人员在北京进行了20天集训。此外,中国联通在北京组建了一支专家队伍,可以随时与科考队互通信息,在北京亦配备了同样的基站和卫星设备,出现问题后可以现场模拟演示,以方便排除大故障。

  网络

  中国联通的通信车将跟随科考队深入可可西里,在每个营地展开通信,卫星设备展开只需半小时,基站车展开只需1小时左右。出发前,科考队员都配备了中国联通世界风双模手机,借助覆盖近百公里的CDMA 1X网络,科考队员们不仅能够随时随地得畅快通话,还能享受到基于CDMA 1X网络uni 旗下的丰富多彩的业务。此外,为了保障科考队的安全,本次科考活动特别采用了联通的星图业务。星图业务是利用卫星和CDMA网络的结合,对终端进行监控的业务,对配送、专业物流、运输等企业用户的车辆、人员进行监控、调度、管理。此次把可可西里的电子地图加载到星图系统,车辆和科考队员的位置在营地和北京都可以随时查到,精度高达10米-20米,同时还有位置记录,可以查询历史轨道,因此人员、车辆的安全有了保障,同时也为救援提供了便利。

  随行的中央电视台将通过卫星车实现电视画面实时回传,让广大电视观众及时领略可可西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并及时了解科考活动的进展情况。此外参与科考的新闻媒体还能够通过掌中宽带实现无线上网,借助联通CDMA 1X网络的高速传输优势,将新闻、图片、视频等报道及时传回。而远在千里外的手机用户也可以通过访问联通uni旗下的资讯类栏目、论坛等方式了解科考的最新动态。

  中国联通希望通过前期精心、细致、周到的筹备,使通信保障在实战当中发挥作用,为我国的科学考察事业、为世界自然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进展做出巨大贡献。
 楼主| tianshanyunhai 发表于 2005-9-23 16: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续报道



由科学家、新闻记者及后勤保障人员等50多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20日从拉萨出发奔赴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16位中科院8个学科的专家将对可可西里进行综合考察,首次向世界揭示无人区的几十个鲜为人知的科学问题。图为纯朴、善良的拉根藏族村民被联通通信车吸引了。
联通通信设备在第一个营地开通:

由科学家、新闻记者及后勤保障人员等50多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20日从拉萨出发奔赴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16位中科院8个学科的专家将对可可西里进行综合考察,首次向世界揭示无人区的几十个鲜为人知的科学问题。图为:联通通信设备在第一个营地纳木错开通
雪中的营地:


图:晴朗的天空一下变得灰蒙蒙


图:要下雪了,赶紧进帐篷
倾心神湖??那一刻,美得让心溶化:

图:纯净、安详的天湖纳木错  
 由科学家、新闻记者及后勤保障人员等50多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20日从拉萨出发奔赴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16位中科院8个学科的专家将对可可西里进行综合考察,首次向世界揭示无人区的几十个鲜为人知的科学问题。图为:纯净、安详的天湖纳木错,背后是美丽的念唐古拉山。
背上行囊出发 因为山在那里:

由科学家、新闻记者及后勤保障人员等50多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20日从拉萨出发奔赴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16位中科院8个学科的专家将对可可西里进行综合考察,首次向世界揭示无人区的几十个鲜为人知的科学问题。图为:背上行囊,走向纳木错
有你相伴,不会寂寞??纳木错营地的偶遇:

图:有你陪伴,不会寂寞
由科学家、新闻记者及后勤保障人员等50多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20日从拉萨出发奔赴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16位中科院8个学科的专家将对可可西里进行综合考察,首次向世界揭示无人区的几十个鲜为人知的科学问题。图为清晨醒来,走出帐蓬看到不远处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它正在偷偷的看着我们。
精彩组图:联通通信车扬威纳木错:






由科学家、新闻记者及后勤保障人员等50多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20日从拉萨出发奔赴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16位中科院8个学科的专家将对可可西里进行综合考察,首次向世界揭示无人区的几十个鲜为人知的科学问题。图为:9月21日科考队仍然留在纳木错营地,联通通信车扬威纳木错。
科考队穿生命禁区试揭几大谜团 面临三大艰险:



 图表:我国科学家踏上"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 新华社发
  雨后的拉萨城,朝霞灿烂。9月20日9时30分,11辆越野车、4辆牵引车、两辆油罐车组成的车队由东向西驶过布达拉宫广场,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正式启程。
  弥补科考缺憾:虽有几代科学家踏上过这块土地,但至今尚没有一支科考队成功横穿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藏语意为“美丽的少女”。它以可可西里山为主体,涵盖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的高海拔中低山、丘陵和湖盆平原区。这里平均海拔5300米,高寒缺氧,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
  “提到可可西里,大家可能立刻会想到藏羚羊,事实上这里还是科学研究的‘巨大实验室’。”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介绍说,自从100多年前在此首开现代科学考察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已经有几代科学家踏上这块土地开展各种各样的研究,取得过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至今没有一支科学考察队能够成功横穿这个“禁区”。
  “现在是弥补缺憾的时候了。”科考队副队长陈骏池说,科考队以中科院13名科学家为主体,在20位来自12个学科和领域的院士的指导下,对可可西里展开全方位的科学考察。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可可西里地区进行的持续时间最长、穿越路径最远的大规模科考探秘活动。
  据介绍,科考队分为大陆湖泊、冰川冻土、火山地震、矿产资源等多个专题领域的考察组。科考队从西藏拉萨出发,将途经纳木错、双湖、可可西里湖、茫崖等地,最后抵达格尔木。这一路线将穿越多种气候带,可见多种地貌类型,综合科学考察价值较高。考察活动将连续进行3年,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或秋冬季进行为期40多天的考察。
  试揭几大谜团:青藏高原在隆升还是下降?有无石油矿藏?珍稀动物现状如何?
  “青藏高原是在继续隆升,还是已经开始下降?”目前科学界仍然存在争论。据悉,此次科考队中唯一的女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孔屏,将运用核物理的手段,通过分析取样岩石中宇宙成因核素的多少,力图破解这一难题。
  可可西里到底有没有石油和金、铜等矿藏,成为本次科考的又一“焦点”。丁林介绍,根据以往的考察结论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可可西里可能蕴藏着潜力巨大的油气资源。但是仅凭一次科考活动还不太可能探明一个大型油田,还需要长时间的分析评估。不过,他表示,“除非国家急需,否则就算探明也不会开采这些矿藏。对可可西里的保护绝对重于开发。”
  藏羚羊是“可可西里的骄傲”,这一珍稀物种到底是壮大了还是濒临灭绝?科考队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苏建平表示,目前盗猎现象比起几年前已有了明显好转,但在没有实地调查之前不便作出猜测和假设。除了藏羚羊,苏建平认为还要关注野牦牛、藏野驴、棕熊等其他栖息在可可西里的珍稀野生动物。他说,可可西里生态系统很脆弱,人类破坏一个动物种群,将会威胁整个地区的生物链条。
  面对艰险挑战:交通问题、天气剧变、高原反应、通讯保障……
  在可可西里进行科考,队员们将面临三大艰险挑战:一是交通问题。可可西里核心地区没有真正的路可走,车辆要穿过河流、湖泊、山脉、戈壁等复杂地域,30来吨重的油罐车很容易陷在泥里;二是天气剧变。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经常使气温骤降40多摄氏度。天气的不确定性对科考队威胁很大;三是高原反应,40多天的科考行程中,队员们随时可能生病,而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疾病往往发病快,危险大。
  “500公斤大米,200公斤挂面,50吨柴油,500卷卫生纸……”清点着一路的辎重,队员刘建、刘康明告诉记者,这次科考,组织者仔细考虑到每个细节,力争万无一失。针对陷车、坏车,科考队准备了大量的编织袋和垫木,并携带了修车工具;针对暴风雪袭击,准备了高质量的帐篷、防寒服等装备;针对高原疾病,有从西藏军区总医院聘请的治疗高原病的医生随队,还准备了必备药品、高压氧舱和备用车辆等。
  最让科考队副队长陈晓夏开心的,是此次科考优良的通信保障系统。由中国联通耗资2000万元提供的应急通讯车和CDMA转播车随队出发,辅以3套卫星地面站、两套海事卫星陆地站、若干卫星空间转发器,“通信保障堪称‘豪华’”。
  “铱星电话在青藏高原属于半覆盖状态,海事卫星电话不仅打不起,在不开阔的山区也不好用。”提起过去,丁林有些无奈,“过去发现化石、矿样,科考队员往往要把东西带回去给专家鉴定,等到第二年才能决定是否深入考察。现在好了,实时把照片发回去,马上就有反馈”,丁林充满信心地表示,“今年的科考肯定效率高!”




    2005年9月21日星期三
    9月20日夜里,宿营地的帐篷上滴滴答答的响了起来,下雨了。
  今天是9月21日,早晨从睡袋里出来,有点冷。上午天气晴朗,在医生给大家测完脉搏和血氧后,科学家们各自走出营地,开始一天的考察活动,其中一位支起三角架上的仪器,对着太阳进行观察和记录,其他几位有采集植物和矿物标本的,后勤人员在整理物资和给车辆加油,陈骏池副队长带人去前方探路了。
  中午突然开始飘雪,气温变冷,大家的午餐是烙饼和咸菜。
  下午又恢复了阳光,气温骤升,中央电视台的陈小夏和同事们在通过“中国联通”的通信车与北京方面的演播室进行视频的互通,并把今天拍摄的内容传回了中央电视台。下午3点多,通信车上的吴占峰工程师和同事们刚刚忙完一阵,开始补吃午饭
让我拥抱你 如蓝宝石般的纳木错:
阳光穿透雨后的云层,把霞光洒向拉萨。早上9点30分,可可西里科考队庞大的车队浩浩荡荡地由东向西驶过布达拉宫广场,向着可可西里进发。


蓝天白云下的纳木错如蓝宝石一样
  9月20日 9:32
   9月20日早上7点,拉萨上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紧接着下起了大雨,原计划8点的出发仪式推迟到9点。等到9点30分,终于云收雨住朝霞满天,一片片白云如丝带一般在山间缠绕。布达拉宫广场朝圣的人流虔诚平和地迈着步,当可可西里车队驶进广场时,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他们驻足观望,发出啧啧赞叹。
   今天的目的地是纳木错,可以说是一次练兵。那木错也将迎来首次现代通讯技术的覆盖。路上休息时,科考队队长丁林教授不时的向记者们普及地质知识,讲解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
  9月20日 15:35
  联通西藏分公司驾驶员扎西19号喜得贵子,可他顾不上照顾妻子,也顾不上多看一眼儿子就上路了。丁队长给孩子取了一个乳名“可可”。
   9月20日 15:55
   下午三点半,翻过5100多米的山口不久,纳木错就直奔眼底,只见蓝天白云下的纳木错如蓝宝石一样。湖边原有的帐篷已经被房子代替。牧民们骑着摩托,有的人家还有微型车。
   9月20日 17:33
   五点,两辆通信车抵达营地,二十分钟后天线在蓝天下徐徐升起。CDMA信号和卫星信号接通,文字图片从这片纯净的土地传向世界。
   9月20日 17:42
   营地建在一片草地上,不远处是成群的牛羊,牧民友善地围了上来,一个小伙子还抱了一壶茶给通信车技术员送上。两个小姑娘欢快地跳起了舞,当然事后没忘记要一元钱,必然,这里是旅游点。
我科学家首穿可可西里 有无石油是科考焦点之一:
  由科学家、新闻记者及后勤保障人员等50多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20日从拉萨出发奔赴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

  科考队从西藏拉萨出发,途经双湖、普若岗日、岗扎日、可可西里湖、鲸鱼湖、茫崖,最后抵达青海格尔木。
【谜团待解】
  高原是否“边走边长”
  “青藏高原是在继续隆升,还是已经开始下降?”目前科学界仍然存在争论。
  科考队中惟一的女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孔屏,将运用核物理的手段,通过分析取样岩石中宇宙成因核素的多少,破解隆升还是下降的难题。
  ?K?K
  可可西里有无石油
  能源、矿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可可西里到底有没有石油和金、铜等矿藏,成为本次科考的“焦点”之一。
  “过去可可西里的外围科考曾经发现有的地方地表、岩石缝隙里有沥青和原油渗出来。这里存在大型油气田的可能性很大。”队长丁林介绍,根据以往的考察结论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可可西里地质构造十分适合油气田的形成,可能蕴藏潜力巨大的油气资源。但是只凭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次科考活动不太可能探明一个大型油田,还需要长时间的分析评估。
  ?K?K
  藏羚羊种群究竟怎样
   藏羚羊种群到底是壮大了还是濒于灭绝?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科考队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苏建平。他表示,目前盗猎藏羚羊的情况依然屡有发生,但比起几年前遭到大量猎杀的情况已有了明显好转。但在没有实地调查之前不便作出猜测和假设。
  【面临挑战】
  穿越核心地带 面对三大艰险
  考察队将面临由恶劣自然环境产生的三大艰险情况:
  行路难。科考队队长丁林透露,交通问题是摆在科考队面前的首要问题。
  天有不测风云。科考队队长丁林说:“核心地区的区域性小气候非常多变,会增加科考的难度。”
  高山缺氧。可可西里核心地带平均海拔5000多米,高山缺氧导致发生高原疾病也是主要风险之一。
  ?K?K
  ■新闻背景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那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年平均气温在零下4摄氏度以下,最冷温度可达零下40摄氏度。由于海拔较高,气压偏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可可西里被喻为“人类的生命禁区”。
 楼主| tianshanyunhai 发表于 2005-9-26 17: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续

户外用品赞助品牌T・TISS1




图:户外用品赞助的品牌T・TISS1
由科学家、新闻记者及后勤保障人员等50多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20日从拉萨出发奔赴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14位中科院8个学科的专家将对可可西里进行综合考察,首次向世界揭示无人区的几十个鲜为人知的科学问题

早晨、黄昏、夜晚不一样的营地景色




媒体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工作着




四驱越野车队经过纳木错



科考车队到达纳木错
 楼主| tianshanyunhai 发表于 2005-9-28 15: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续: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队员们奋力救援车辆

丁队长参与抢修故障车辆

道路泥泞艰险陷车严重
海阔天空 雄韬伟略

丁队长在途中讲解地形
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有什么比眼前的画面更美的呢?人类要学会珍惜



路遇珍禽黑颈鹤
艰难的羌塘沼泽路况


考察途中-双湖

考察双湖西亚尔冰川途中
科考队前方依然是一条漫漫长路

前方小花絮??丁林发火
  【央视提供】在去往双湖的路上,大型的油罐车陷车了。由于时间紧迫,多次的陷车为科考队的行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队长丁林也只能焦急地指挥着现场情况。这个时候,紧记采访任务的陈晓夏上前询问:出什么事了?丁林有些绝望,怕车废在那里,没好气地说:陷车了!有可能出不来了。晓夏又问:那怎么办呢?一句话顿时引起丁林的勃然大怒,转头呵斥晓夏……

  在这种时刻,我们的摄像师王红军还不忘身为记者的本职工作,完整地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个过程。
前方小花絮??牛肉炖萝卜
  【央视提供】双湖是进入无人区之前的最后一个行政区了。这个地区物资匮乏,资源不济。而科考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科学考察这些高强度的工作,是急需营养和能量的。于是陈晓夏带领一名志愿者??裴竞德,四处去搜罗了33斤牦牛肉。回来后,用这些牦牛肉炖上萝卜,给大家带来了一顿丰盛的美味。众人啖尽美味,大大恢复元气,都很高兴。

  晓夏适时地给大家办了一件好事,一件实事。
前方小花絮??卫星车陷车了
  【央视提供】大家都知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有关可可西里的画面都是前方记者通过联通信号车回传给我们的。在回传信号时,信号车必须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静止不动。9月22日的信号回传还伴有这样一段小插曲。

  科考队在行进的途中,联通信号车不幸陷车了,这就影响了队伍的进程。要把车拉出来继续前进不是很容易,需要很长时间。队员们都很着急,陈晓夏急中生智,要求联通工作人员架起设备,回传信号,利用眼前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做有利的事,使我们后方顺利的接收了宝贵的信号。在信号回传的过程中,天气发生变化,滚雷要来了。一旦滚雷到来,信号车就会受到损害,说不定还会伤到人。因此联通工作人员不断的催促陈晓夏,但陈晓夏仍然坚持回传,完美的完成任务。最后及时的拉出了信号车,避免了损伤。
前方小花絮??拍摄科考活动
  【央视提供】9月26日,科考队准备前往距离双湖约三十公里处的西亚尔岛进行科考活动。科考内容包括:植被、冰川和放射物。陈晓夏利用和后方连线的机会和主编冯其器说了这个问题,请示要着重拍摄哪方面的内容。冯其器考虑到关于植被的资料已经有了,就通过短信联系,把决定权交给了陈晓夏,要他见机行事。
有惊无险,前队后队终于在双湖汇合
  丁林队长要求今天一定赶到260公里外的双湖,否则会影响科考队的工作进程了。对于数次进入可可西里夫腹地进行考察的丁林教授来说,后面的这260公里路算是非常好的,他很有把握在下午4、5点钟抵达。因此,科考队6点钟即起,收拾妥当以后,在晨光熹微中出发。月亮正当头,照下来的人影只在脚下。

  因为联通的卫星车右后轮避震气垫又出现了昨天下午出现过的情况,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车队先行出发,缓慢行进。一直到离开宿营地近9公里的地方,由于对讲机已经离开联络范围,车队只好停下等待后车。然而等待已经超过2个半小时,什么时候能够成行还完全没有消息。昨晚联通的工作人员与VOLVO销售人员取得联系,他们答应马上从北京派技术人员来对车辆进行维修,如果一切正常,他们将在双湖赶上车队。

  等候期间,丁林队长为大家介绍了羌塘古大湖的历史,而我们目前距离西藏的第二大湖??色林错只有大约30公里。色林错是西藏水域最广大的湖泊,水面达1700平方公里。该湖有7条主要河流注入与湖泊互相串通,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除色林错外,还有格仁错、孜桂错、吴如错、错鄂、木纠错、越恰错等,滨湖平原开阔,连同两岸草滩、草场,形成一派藏北优美草原风光。

  到目前为止,车队在行进中已经可以看到道路两侧大约500多米以外的地方有黄羊成群出现 ,据西北生物研究所的苏建平教授介绍,从今天起,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

  11点左右,车队继续行进,两辆通讯车和三辆牵引车作为后队尾随而来,车队经过班戈错、色林错,经过数小时,在高原上无数条车辙印中寻找道路的艰苦行进后。前队顺利抵达西藏大北线著名的382大桥,这里是色林错最主要的河流??扎加藏布汇入色林错的入湖口,水量非常充沛。原有的只能通过一辆车的大桥已经废弃,在它的下游不到20米的地方新修了一座可以并排通行两辆大卡车的钢筋水泥结构大桥。前队在这里稍事休整后,在电台上与后队能够取得联系的情况下继续向北前进。382大桥向东的一段道路是西藏大北线最恶劣的路段,在雨季,司机对这个路段真是谈路色变,即使在雨季过后,道路已经没有积水、翻浆的情况下,仍然因为无数的坎坷,使车队行进的速度只有每小时十公里左右。

  从382开始,我们向北到双湖方向,已经离开大北线,进入羌塘高原的腹地。最初的几十公里,因为草原上的道路平展,很多道路都有路基,因此车队行进速度非常快,大家开始享受周围的美景。我们的前队里包括十辆越野车,两辆中石化的油罐车,一辆由藏族司机驾驶的牵引车。中石化的两辆油罐车由四名从青海中石化销售公司精选出来的司机师傅轮流驾驶,他们是整个车队中负载最重,车轴距最长,通过能力最差的两辆车。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双湖,车辆将停在双湖为科考队提供油料补给的基地。

  在距离双湖只有80公里处,前队最后一次等待行驶相对缓慢的后面的油罐车和牵引车。这时候已经无法与后队取得无线电联系,估计后队已经与前队拉开了三十公里以上的距离。我们在这里第一次看到几只身形健美的藏野驴。

  油罐车在靠近前队的时候,由于选择道路错误,一号车陷入泥潭,整个右后轮被淹没大半。在丁林队长的指挥下,车队人员齐心协力,采用牵引车与另一辆油罐车串联的方式,在两次努力后终于将深陷入泥潭的油罐车拯救出来。大家都齐声欢呼,为科考队的集体力量自豪。

  这时已近八点,天色变暗,一阵冰雹后,气温迅速下降。车队继续向八十公里外的双湖前进,根据数次深入可可西里腹地的丁林队长推断,三个小时左右我们可以抵达双湖。
  但是夜色大大增加了我们前进的困难,车队时而在草原上的车辙中寻找道路,时而在已经修好路基的公路上躲避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水坑。真正的考验来自接近一个藏北小湖毕格错时的一次陷车。当时要通过一段已经修好的路基的路面,而路面被水淹没了大约40几米,在丁林队长亲自带车对周围进行探路后,决定从水中通过。前几辆越野车顺利通过后,一辆油罐车进入水路段,因为天黑,无法判断道路走向,油罐车左半部分车轮掉到70几公分的路基下面,车体严重倾斜,随时有翻覆的危险。中石化的几位司机师傅在领队谢海青带领下毫不犹疑投入水中拯救,有的连鞋也没脱就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其他的高山协作队员在康华教练的带领下也进入水中帮助救援车牵拉钢丝绳。科考队的摄影记者陈志伟,在水中探路时,一脚踏入深潭,上身衣服完全湿透。

  经过全体队员的齐心努力,油罐车在历经惊心动魄的几分钟后,终于冲出水潭。随后车队一辆辆相随着通过水潭,为了防止车辆再次驶出路基,科考队的高山协作康华教练,摄影记者陈志伟,中石化的胡小力师傅站在水中为车辆当标杆。在车灯里,感人的一幕催人泪下。其他队员站在岸上为他们鼓掌,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户外行动的陈永红副队长感动的泪如雨下。

  后面的路程并不轻松,夜色掩盖了一切真实。油罐车第三次陷入泥潭,它的身躯过于庞大,拯救的行动非常困难。这时已经是深夜12点多了,气温已经接近零度,丁林队长考虑到大家一天中只吃了一个苹果、一张饼、一个咸鸭蛋,早就没有了饮用水,气温下降得很快,因此决定放弃拯救,全体人员立刻赶到只有10几公里远的双湖特别区。但是队员们的高昂斗志感动了丁队长,他同意再做一次努力。所有的司机一起协助将沉重的钢丝绳再一次串联在牵引车和两辆油罐车之间,依靠全体队员的协作,在一阵穿破夜空的加油声中,油罐车再次解困。

  六号越野车因为长时间的颠簸,左前轴头断裂,避震弹簧断裂,一直坚持行驶到双湖。

  深夜3点10分,经过近20个小时的艰苦历程,前队队员安全抵达双湖。

  双湖是一个隶属尼玛县管理的县级特别区,因为地缘广大,人口稀少,交通极为困难,很多政府机构都常设在尼玛和申扎县城。但是进入双湖的街道,我们却赫然发现这是一个有着很整齐规划的市镇,街道两旁的路灯全部采用太阳能发电,两层楼的普若岗日宾馆堂皇富丽。只是因为我们到的太晚了,整个街镇里没有一盏灯光。

  我们到镇上唯一的宾馆普若岗日登记住宿时,惊讶的发现全部的十几个房间已经全部住满。队员在与宾馆管理人员协商后,分别在大堂和会议室里打地铺过夜。

  截至25日12点,我们还没能与后队取得联系。

  到下午16点,后队已经安全赶到双湖,大部队重新汇合。
科考车队的雄姿尽展现在可可西里征途



科考队考察现场实况
 楼主| tianshanyunhai 发表于 2005-9-29 19: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续:

9月28日视频连线报道

苏建平

孔屏

丁林

陈晓夏与陈永红

陈晓夏
  9月28日晚6:30,在可可西里科考后方新闻中心的组织下,来自搜狐、北京晨报等记者在中广赛博会议室通过宝视通与远在双湖的科考队进行了视频通话,记者们就各自比较关心的问题与前方科考队员代表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交流,先后有队长丁林、副队长陈晓夏、陈永红、陈骏池,科考队员苏建平、孔屏,记者王红军、刘建,以及车队司机等近十人与后方新闻组和到场记者在屏幕中相会。

  首先是副队长兼前方首席新闻官陈晓夏简要介绍了几天来队伍的行进情况,由于当地与北京有两个小时的时差,在北京华灯初上的夜色中通过屏幕看到双湖的蓝天白云,不禁令饱受堵车之苦才赶到新闻中心的记者们心境顿时开朗了许多,与前方交谈时的气氛也异常轻松,陈晓夏一脸自豪的告诉大家,早晨医生给大家例行检查的时候,他的血氧含量达到92%,而其他队员只有70%左右,这使他在高海拔地区的生理状态不啻平地,说着说着,为了向大家展示他的良好状态,他还把身边的副队长陈永红抱了起来,屏幕前的我们见到此情此景也不禁莞尔。

  副队长陈永红作为这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之一,除了每天照料后勤补给、协调各方关系之外,还要坚持写队长日记,因为没有科考任务在身,所以他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并把当天发生的事情以日记的方式与后方分享,出发后那几篇充满了真挚情感的日记已经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当有记者问他刚过6岁生日的女儿是如何看待他的这次出行时,他说,这是第一次不在女儿身边陪着她过生日,女儿仿佛也懂事了很多,在打电话的时候总是不住的叮嘱爸爸要注意安全。

  陈永红在屏幕前讲话时还不停的向前方挥手,当记者要求他把镜头转向挥手方向的时候,我们通过屏幕看到了刚刚匆匆赶回来的丁林队长和苏建平教授,丁队长快步走到屏幕前跟大家问好,并向大家宣布了他今天的惊喜发现,原来他在今天的考察中发现了一个铜矿,这十分出乎他的意料,但是他表示,由于还有计划中的科考任务,目前还无法对这个铜矿做过于细致的研究,铜矿的储量还不明,不过有可能把它列为明年考察的重点之一。

  紧接着,苏建平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他的考察收获,今天他们又观察到了大批的牦牛和21只藏羚羊,并饶有兴致的为大家讲解了前几天他捕捉和解剖高原鼠兔的情况,最后介绍了下一阶段的考察目标,即大型动物数量和空间分布的研究。

  副队长陈骏池就记者们比较关注的车辆问题进行了解答,近几天来虽然屡次陷车,但在全体队员的配合下,每一次都成功的化险为夷,这与车队的整体调度和协同作战是分不开的,在未来的几天里由于队伍要离开双湖开赴可可西里真正的无人区,那里的道路状况很难估计,这对车队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尤其是联通的两辆通讯车,庞大的车身和重量都可能影响整个车队的进程。不过陈队长还是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即由几辆越野车开路,由六驱牵引车穿插在车队中,一旦出现陷车情况会迅速形成自救和互救之势,以确保车队顺利行进。

  科考队里唯一的女科学家孔屏教授最晚一个回到营地,惹得丁队长在通话中几次提起要再次强调队伍纪律,一律要按时回到营地。科学家投身到科考工作中那股忘我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还是安全重要啊。孔教授简单介绍了她的研究发现,她和她的学生登上了附近一座冰山,登到了海拔5700多米的高度,她发现双湖地区的冰山还都比较年轻,形成阶段从几万年到几十万年不等。

  一位从新疆来的车队司机也有幸通过可视电话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记者们连线,虽然他长期在西藏、新疆等高原野外地带驾车,但是他还是表示,这次可可西里大穿越是他14年驾驶生涯中难度最大的一次,但是不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他有信心也有决心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到场的记者们不禁为他的勇敢和坚强鼓起掌来。

  近一个小时的连线就要结束了,最后,副队长陈永红走到屏幕前代表科考队与大家道别,他说在过去的几天里,队员们的行动让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坚强的团队,有战斗力的团队,相信在所有队员的群策群力下,科学家们一定能顺利、圆满的完成科考任务,给全国人民一个满意的交代,他也向全国的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并呼吁更多的人们来关注可可西里,支持可可西里科考。

  最后,屏幕两端的人在依依不舍的道别声中结束了这次连线,科考队将在第二天从双湖出发,正式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他们前面的路还很长,祝他们一路顺利。

藏族小伙子体验通信车

可可西里可爱的小生灵??藏雪鸡


  藏雪鸡(Fetarogallus tibetanus),鸡形目,雉科,鹑亚科,雪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藏雪鸡别名雪鸡、淡腹雪鸡,青藏区种类。下体白,故称淡腹雪鸡,头、颈褐灰,翅有一大白斑,上体全部土褐,大部呈黑褐色虫蠹状斑;前额和上胸各有暗色环带,下胸和腹杂以黑色纵纹。雄性成鸟前额、眼先及耳羽土棕色,眼先棕色比较深,背和腰土棕色,上背棕色较淡,成一淡色环带,下达至胸侧,尾上覆羽灰棕,尾羽深棕,均略缀以黑色斑点,两翅的覆羽与背同,但各羽两侧缘部白或棕白、形成显著的纵纹。初级飞羽和覆棕褐色,飞羽外?部边缘和覆羽外?均杂以黑褐色虫蠹状点斑,各羽端部有白缘,向外至外?几全变白,成一大白斑,颏、喉及前颈均白色,颏带土棕,前颈有一灰褐色带环,上胸与背同,亦形成带环状,下胸以下为乳白色,羽毛两边黑色,因而使胸与腹均呈白色而具黑纹,尾下覆羽白,内?略黑,雌性成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跗?无距。幼鸟上体与成鸟相似,眉以下稍沾棕,喉为沾土棕的白色,后胸以下为沾黄的白色,两胁个别羽毛一边具黑色纵纹。藏雪鸡虹膜褐色到红褐色,嘴角紫色,基部以及掩盖鼻孔之腊膜为橙红色,眼围和眼睑石板蓝色,跗?与距暗橙红色或深红色。

  藏雪鸡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带,好结群,一般3-5只结成群,有时特别在秋季也可见30-50只左右的大群,性怯畏人,翅强,善飞,但在遇敌害时往往奔走逃避,不得已时才鼓翼起飞,逃跑时,摇摇摆摆,略似雁行走姿势,尾特别直,显出白色的尾下覆羽,觅食时不设“岗哨” 但在休息时则由老鸟站高的岩石上,发现敌害就发出长而大的鸣听声。有季节性垂直迁移性。

  藏雪鸡的食性以植物性由主,兼食少量昆虫,巢很隐蔽,置于裸岩裂缝的草丛中,很简陋,呈盘状,内铺干草、苔藓、兽毛和自身腹羽。6月中旬开始产卵,4-7枝,每1-2天产一 卵,10-15天产齐,产齐后才开始孵卵,孵卵过程全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7天,刚孵出的雉鸟体重45-47克,全身被以沙黄褐色绒。

  据称藏雪鸡内味鲜美,肉、羽毛入药,在分布区被猎杀的现象比较严重
如此壮美的画面??冰川

  孔屏教授带队攀登至5400米的现代冰川脚下,在古冰川曾经覆盖过的位置并没有找到应有的遗迹,从而推断古冰川的遗迹因为气候或构造运动的原因被剥蚀。
队员们在扎营

纳木措,早晨拔营出发
 楼主| tianshanyunhai 发表于 2005-11-5 17: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15日向阳河到多格错仁途中陷车状况

全体科考队员不畏严寒,奋力救援被陷车辆

可可西里之路

欢迎的群众及武警官兵

科考队受到联通和石化有关人员的热烈迎接

科考队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





科考队到达玉素甫阿里克保护站


全体科考队员获得吉祥物

在无人区腹地惊奇的发现了两顶帐篷
科考队兵分三路进行考察。一路是对强错的湖岸进行科考;一路回到昨天路过的熔岩被进行采样;主要的队伍是向东延伸,对科考队已经放弃扎营的迎春口一带进行补偿性的考察,计划行进到乌兰乌拉湖附近。

  去熔岩被的科考发现了一块含有橄榄岩包体的火山石,取得了让人兴奋的结果。

  同行的中国科学院青藏研究所李德文副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地表过程及地貌演化,他要取得的是自从熔岩被岩浆表面形成后,降雨、水流和风沙对高原表面的侵蚀速率。从桌顶平面到河谷的落差,计算出这个落差的变化是在多长时间内发生的,就可以推算出侵蚀的速率。

  而向东进行科考的分队回来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在往青海方向前进了20公里左右,惊奇的发现了两顶帐篷,看到了上千只的羊群,两对藏族夫妇和几个孩子!

  根据他们向这两对夫妇的了解,他们是西藏安多县的牧民,和他们同时在这一带放牧的共有8户牧民。

  而这一带是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与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交界的区域,地方的管理能力很难到达这个地区。而这一代的水草相对丰美,因此吸引了这些牧民前方这个区域放牧。
历经40天艰难困苦 科考队完成首次穿越
10月31日上午9点半钟,在克服了大自然带来的各种艰难困苦之后,历经40天风餐露宿生活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考察队顺利抵达终点芒崖镇。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芒崖工委、行委为科考队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在芒崖工委、行委办公楼前举行。欢迎的队伍前列是几百名舞动着彩色气球的小学生,后排是行军礼的武警战士和芒崖工委、行委的全体工作人员。芒崖工委副书记、行委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科考队长丁林也情绪激动地发表了表示感谢的演讲。丁林高度评价了这次科考取得的成绩,他说:“这一次对可可西里的科考在八个科研方向上取得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为后面两年的科考作了非常有价值的准备工作。我们在回到实验室后,会继续开展工作,将对在无人区核心部分取得的样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这些宝贵的资料能为国家对可可西里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提供宝贵的信息。”

  丁林对这次科考活动中,企业与科研机构密切合作的这种方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特别在欢迎仪式上热情地感谢了这次科考活动的组织单位中广赛博公司和提供支持的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石化公司,t`tiss户外服装品牌公司和唐古拉药业公司,以及全程报道了这次科考活动的中央电视台。事实上,这次对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科考穿越活动如果得不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实现的。

  随后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科技专题部副主任李福成、中国联通格尔木分公司胡总经理都分别向科考队顺利归来表示祝贺。

  在谈到科考队今后的工作时,负责后勤的科考队副队长陈永红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在这四十天的穿越过程中,得到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也通过实际的参与为未来两年的科考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为明年4月的第二次科考活动作出精心的安排。”

  科考队员在欢迎仪式结束后,分别乘车到敦煌和西宁。2005年9月20日开始从西藏拉萨出发的第一次人类对可可西里的大规模科考穿越活动顺利结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天山云海

GMT+8, 2024-12-22 15:57 , Processed in 0.014875 second(s), 5 queries ,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