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云海综合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淘宝充值
搜索
查看: 1660|回复: 0

[小小说]掩耳盗铃考证

[复制链接]
Rocket 发表于 2006-4-19 11: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庄是个成语迷,更确切地说,是个成语考证迷。比如成语“掩耳盗铃”,子庄不但考证出了这盗铃的蠢人姓啥名啥,乃谁谁谁多少代的祖宗,还考证出蠢人盗铃的动机。最有价值的是他考证出掩耳盗铃中的这位蠢人原本盗的是钟,而非铃。钟,自然是口好钟,铜的,很值几个钱的,若作文物估价,更可卖好价钱。可惜蠢人达不到这个层次,他只想用锤子把大钟砸成碎片,拿到废品收购站换几个小钱,好饱餐一顿。结果,一锤砸下去,这钟就声震几里地,蠢人怕别人听见,就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子庄觉得奇怪的是民间传说都是越传越大的,怎么这事越传越小了呢?---这不符合规律!子庄觉得这其中必大有问题,他决心考证个一清二楚。
  子庄翻古书,读碑刻。从地方志觅求蛛丝马迹,从考古新发现中寻最新信息,真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终于被子庄破解了这千古之谜。
  原来蠢人当初盗的确确实实是只钟,一只钟楼里的古钟。由于蠢人盗钟事件的发生,这原本没人注意、没人当回事的铜钟引起了老百姓的注意。有人说:“这次幸好是蠢人盗钟,若是个乖人来盗钟呢,这钟必被盗走无疑。从这个意义上讲,还得感谢这位蠢人呢。因为蠢人的盗钟举动等于敲响了警钟呀。”于是,老百姓要求赦免蠢人,理由是盗钟未遂,从轻发落。
  县老爷知道了这古钟的价值后,正打它的主意呢,因此他顺水推舟说:“既然民意如此,就宽大为怀吧,然刑轻之弊端乃必有步蠢人后尘者,为保护铜钟之安全,自即日起铜钟暂存衙中保管……”
  这一番理由冠冕堂皇,一时无人可驳之。就这样,古钟被县太爷以衙门收藏保管之名占为己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淡忘了此事,但那一班读书人没忘,时有文章提到此事。县太爷此时已升为州老爷了,他很是不快。他在想如何才能堵住这些文化人的口舌呢?州老爷的绍兴师爷想出了一个鬼点子:即把民间流传的蠢人“掩耳盗钟”的传说改为“掩耳盗铃”。一字之改,外地人不易辩别,后人就更难以辩认了。再说,从常理上说,“掩耳盗铃”也比“掩耳盗钟”更容易让芸芸众生相信。
  “妙,此点子甚妙。”州老爷当即命师爷派人四处去放风传小道消息,就说蠢人想盗的是某某大户人家门上的金铃。是呵。金铃的诱惑多大,金铃盗来只要往口袋里一放就可逃之夭夭,那大钟如何盗,一个人能盗吗……
  古人有“三人成虎”之说,传多了,假的变成了真的,真的反无人信之了,于是乎明明是“掩耳盗钟”,传到后代人耳里就成了“掩耳盗铃”,而且千百年来,从来没有人去怀疑过蠢人盗的不是铃。
  子庄很为自己的考证发现而高兴,他洋洋洒洒写了一篇1万多字的考证文章,介绍了整个成语演变、讹变的过程。可这篇考证翔实、论据充足的文章竟找不到发表的报刊。寄出去不是石沉大海,就是退稿。子庄极为不平,不,简直是气愤。花了他整整50多年心血写成的学术文章,竟找不到一个知音,找不到一块容身之地。子庄恨不得告到法院,但告谁呢?对,有了,有一家刊物的编辑在退稿时,在子庄的稿子上写了句:“吃饱了撑的!”这是什么话,太不尊重知识,太不尊重人才了嘛。我要告他,一定要告他!子庄激动得有些失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天山云海

GMT+8, 2024-12-22 21:49 , Processed in 0.014067 second(s), 5 queries ,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